中人退休金兌現是我國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10年過渡期將近過去一半,兌現的進度依舊不是特別理想。據悉,目前已有地區出臺了正式方案。那么,具體情況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14年10月1日,我國正式推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從改革之日起,在養老保險改革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稱為“老人”,改革前巳參加工作后退休的稱為“中人”,改革后才參加工作的稱為“新人”。為了保護“中人”的養老待遇不降低,我國成立了10年的中人退休金補發過渡期,期限是從2014年10月2024年。
自2017年年底以來,巳先后有浙江象山、江西贛州市、陜西鳳縣、甘肅平涼和貴州、河北、山東等地的一些縣、市出臺了中人過渡性養老金正式方案,并開始陸續補發,2018年下半年遼寧也會出臺相關的政策。由于各地區符合條件的中人數量龐大,補發方案和流程落實起來確實困難,兌現的情況也并不理想,但后續***一定會加大兌現力度,還請期待。
據悉,企業老中新人的劃分以1992-1995年全國各地啟動養老保險統賬結合繳費制度的具體實施時間為臨界點,進行劃分。由于各地啟動的時間先后不一,所以具體到各地及個人的頭上,劃分時間有1~3年左右的差別。企業中人退休后的養老金由三部分組成。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基礎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