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學領域,誰有錢誰就能做研究發文章。這是為什么呀?因為有錢可以買到價值萬錢的文物呀,文物或者文獻就是做研究的材料,不可缺失。所以說歷史學是富貴之學。那么古錢幣就是一種珍貴的文物,在市面上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大清銅幣,大清銅幣一枚值多少錢呢?一起看看。
大清銅幣基本信息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錢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年份。邊緣中間分別“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錢背中央為蟠龍,上端是“光緒(或宣統)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Ti-KuoCopper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幣)。
各地鑄造比較統一。鑄造始于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統三年),流通時間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十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靠前名譽品之一。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大清銅幣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大清銅幣值多少錢
據了解,香餑餑的“大清銅幣”存世量還是比較大的,普品十元左右一枚。
大清銅幣品種版式比較豐富,真品常見版式品相好的市場上一般喊價在100---500左右;不過也有特殊品種,珍稀版的也能賣到比較高的價格,不過那個真的是特別稀少。
例如宣統年造大清銅幣二分以315萬元拍出,宣統三年大清銅幣二十文以289.6萬元拍出,己酉大清銅幣中心汴字當制以271.3萬元拍出,丙午(1906年)戶部大以250.4萬元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