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開始,我國新版個人所得稅法將正式落地實現,這對于廣大中低收入職工來說,無疑一大利好消息,也使得不同收入人群的稅負水平更加合理,那么2019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是怎么樣的?新版個人所得稅怎么算?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2019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免征額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詳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
從上我們可以了解到,新版個稅靠前個變化,就是免征額的提高,這意味著月工資在5000元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了。其次就是應納稅所得額的變化。2019年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仍然劃分為7級,其中前四級的應納稅所得額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為前三檔的級距有所提高,而稅率沒有發生改變。
新版個人所得稅怎么算?
應納稅所得額=綜合所得-依法規定的免征額-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個人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項目)-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支出等)。
舉個例子,張三在2018年11月份的月工資為10000元,無其他收入,社保公積金個人部分和其他扣除項目為2000元,那么,張三在11月份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呢?
那么,應納稅所得額=10000-5000-2000=3000(元),符合級數1的稅率3%。所以,個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3000×3%=90(元)。
總的來說,在新個人所得稅法很好的適應了如今居民消費水平,真正做到了從根本上,減去低收入階層的稅收壓力,用時增加了減除專項附加費用的條例,也可以使廣大職工,享受進一步的減稅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