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做個例行的年度回顧,這是每家公司都做的事情,但支付寶卻出了個小危機。因發布的年度賬單,支付寶在用戶不知情狀態下獲取信息,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最近,網信辦約談支付寶,要求支付寶專項整改。這下真是攤上大事了。
針對近日新聞媒體報道的“支付寶年度賬單事件”,2018年1月6日,網信辦約談支付寶、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有關負責人。
網絡安全協調局負責人指出,支付寶、芝麻信用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剛剛發布的《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國家標準的精神,違背了其前不久簽署的《個人信息保護倡議》的承諾;應嚴格按照網絡安全法的要求,加強對支付寶平臺的全面排查,進行專項整頓,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回顧支付寶年度賬單事件:
在開啟年度賬單的首頁左下方有一行不明顯的小字,內容是“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這些字被標注在年度賬單首頁下方,在畫面中占據的位置非常不顯眼。用戶打開頁面時,這行字就呈現勾選狀態,也就意味著用戶如果不取消勾選,就自動視為同意,用戶“不知不覺被同意協議”。
根據《互聯網交易管理辦法》的規定,經營者應當采用顯著的方式,提醒消費者注意與自己有重大利害關系的條款。同時,對于信息收集,該規定要求經營者需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而‘芝麻’這個根本不給你了解條款的機會,直接讓你默認同意,稍不注意就進坑了。”有網友稱,自己參與該協議后便查到,他的數據被授權給部分銀行。
支付寶方面向媒體解釋,如果用戶不同意這個協議,年度賬單仍然可以看到,就是缺少芝麻信用的數據。比如說免押金共享單車、酒店信用等數據。
3日晚10點左右,支付寶頁面小字內容和勾選狀態已做出修改。“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變為了“同意《在年賬單中查詢并展示你的信用信息》”,自動勾選狀態也被取消,變為用戶自主勾選。
3日晚11點多,“芝麻信用”官方微博發布“關于支付寶年賬單首頁《芝麻信用協議》的情況說明,稱默認勾選我同意協議這件事“肯定是錯了”,并就事件給大家帶來的恐慌和誤解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