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網約車,共享駕駛面世以來,對傳統汽車大廠有著不少的沖擊。近日奔馳寶馬合并業務,在業內引來不少關注。媒體分析稱奔馳寶馬合并業務,將試圖搶占被滴滴、Uber占據的市場,那么奔馳寶馬合并業務,將對汽車市場的影響有哪些?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奔馳寶馬合并業務引關注
北京時間3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戴姆勒集團和寶馬集團計劃將兩者的汽車共享業務進行合并,奔馳寶馬合并業務之后的業務單元將向Uber等同類型移動出行企業發起挑戰。
戴姆勒和寶馬在聯合發布的聲明中指出,雙方將整合各自旗下的出行服務業務模塊,戴姆勒旗下的Car2Go和寶馬旗下的DriveNow業務將進行合并,此外雙方在出租車、共享駕駛以及停車定位方面的業務也將進行合并和擴充,雙方將各掌握合資企業50%的股份。但在汽車等核心業務中,雙方的競爭關系將保持不變。
這家合資企業將旨在以下五個領域的服務進行整合:通過moovel和“即時出行(ReachNow)”實現多模式和按需出行,整合各自的Car2Go以及DriveNow共享汽車服務,整合mytaxi,ChauffeurPrivé,CleverTaxi以及Beat網約車服務,整合ParkNow和Parkmobile泊車服務,即時充電(ChargeNow)服務和數字化充電解決方案。
奔馳寶馬合并業務對汽車市場的影響
由于共享汽車運營成本居高不下、維護較難等痛點,盡管背靠兩大品牌,但DriveNow和Car2Go至今尚未實現盈利。“雙方進行業務合并強強聯合,一方面經過資源的整合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互優勢互補,擴大出行業務。”寶馬和戴姆勒的出行業務側重點不同,前者注重汽車共享、充電服務和泊車服務,后者主要是汽車共享、平臺運營服務和打車服務。
咨詢公司普華永道的研究表明,如果傳統汽車制造商還不及時提供按里程付費的打車服務,將會面臨被現金流充裕的技術公司邊緣化的風險。到2030年,傳統汽車制造商在全球汽車行業的利潤份額可能會從85%下降到50%以下。“將來較早能夠長期生存的公司,要么在產品方面有顯著創新,要么把移動出行當作服務,”普華永道Autofacts全球首席分析師ChristophStuerm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未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日趨減弱,汽車廠商的溢價能力也會逐漸下降。
高盛集團研究也表明,在全球出租車市場上,網約車服務目前已占近33%的比例。截至2030年,一旦自動駕駛出租車投入使用,其市場規模或將擴展8倍,至2850億美元。而如果不進行創新,這些傳統車企最終會成為Uber等出行企業的供應商,不再享有較高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