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男生陷校園貸,周利息最高達30%讓人吃驚。自從校園貸出現以來,就問題不斷,不少學生深受其害。近日,安康一大四男生就因一念之差陷入校園貸,不但欠的錢越來越多,還連累家人傾家蕩產賣房賣地。下面就隨小編來具體的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吧。
據了解,大四男生小謝家在安康農村,家里條件不富裕的他,在上大學時申請了6000元的助學貸款,生活費則是母親按月打給他。由于生活費吃緊,鬼迷心竅的他就借了校園貸。下載了校園貸的APP,向對方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證、學生證等個人信息后,對方很快就將1000元貸款打到了他指定的銀行賬戶里。
小謝稱,他甚至都不記得靠前次貸款的錢用在了什么地方。只知后來自己因為無法及時還貸款,于是下載了多個貸款APP,以貸還貸,拆了東墻補西墻。在22個月的時間里,他總共貸款了61次,借款金額最高10000元。由于這些校園貸周利息高達30%,最后還不起錢的他遭到了地方的言語威脅。
家人擔心他因此走向極端,于是把給哥哥蓋好房子的宅基地都賣了,并四處向親戚借錢,然而還了21萬還有5萬,這些錢還在按周產生利息。對此,有網友認為,雖然校園貸害人不淺,但大四已經是成年人了,自己制止力不夠,還拉上家人一起受苦。自己走的路,就要自己承擔后果。
小編提醒:不良校園貸機構往往采取虛假宣傳的方式,以降低貸款門檻、隱瞞實際資費標準為誘餌,誘騙學生過度消費。其本質就是打著善意的幌子,行詐騙、敲詐之實。廣大學生要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對廣告中的“免費”、“優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幾個問號;平常要多學一些金融常識,增強防范意識,提高對網貸業務甄別、***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