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百姓懂的理財知識越來越多以及理財意識的提高,老百姓對理財產品也是越來越認可,甚至有些老百姓會拿出一部分資金出來作為理財專項資金。而對于老百姓來講,最喜歡的理財方式莫過于銀行理財產品了。雖然銀行理財產品相對更加靠譜,但是,其中也會混著一些臭魚爛蝦,最近就有讀者跟希財君反映,自己的存單變成了保單,很是無賴。那么,本文希財君就來告訴大家怎么辨別銀行理財產品是否靠譜。
一、什么是存單變保單
大家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趁你不注意,一些動小心思的銷售人員會以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等其他金融產品的名義宣傳銷售保險產品,或將保險產品宣傳為保險公司與商業銀行機構共同開發的產品等,反正就是不如實告知其實他所推薦的產品是保險產品,而購買了該類產品的老百姓卻以為是銀行理財產品。這就造成了存單變保單的情況。
針對這種情況,近日,銀保監會也發布提示,讓老百姓在銀行進行理財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這類“陷阱”。那我們該怎么辨別呢?請往下看。
二、如何辨別銀行理財產品是否靠譜
1、看發行主體。
發行主體是最為直觀判斷該理財產品是否是銀行發行的。因為在發行主體這一環上銀行不可能作假,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中還包含了第三方機構的代銷產品,例如保險公司發行的銀保理財產品、證券公司發行的券商理財產品。大家看到這類產品,一定要多留個心眼。
2、看收益率。
由于資管新規的下達,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都不會很高,因此,當銀行銷售人員給你推薦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很高的時候,就一定要認真辨別到底是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保險產品之類的。
3、回訪電話一定要接。
就算你真的不小心在銀行買到了保險產品,也不要慌張。一般來講,保險公司都會有回訪電話,而通過回訪電話,一旦知道購買的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產品,記得在第一時間申請退保,盡可能的減小自己的損失。
因此,大家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只要掌握了以上3點,基本就可以避免買到保險產品了。
作者:禹君健 / 審核:趙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