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住房公積金,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一個誤解:公積金只能用來買房,但事實并非如此,公積金是可以提取出來的。那么,不買房怎么提取公積金?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不買房怎么提取公積金?
不買房也是可以提取公積金的,滿足以下任一情形即可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
1、支付租房租金
如果用戶本人及其配偶在公積金繳存地無自有住房,可申請提取公積金賬戶余額用于支付租房租金。如果租住的是公租房,則每年最高提取額度不得超過當年度實際租金總額。如果租住的是私有住房,則按當地公積金中規定的月額度進行提取,一般規定一次性提取不能超過12個月,每間隔12個月提取一次(部分地區可能是6個月)。
2、出境定居
對于出境定居的,可申請全額提取公積金賬戶余額,并注銷個人賬戶,需提供出境定居證明或者戶籍注銷證明。
3、異地戶籍職工離職
外來務工人員離職,且并未在當地繼續繳存公積金,待公積金賬戶封存滿6個月后,可申請全額提取公積金余額并注銷賬戶。
4、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且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
需要提供由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鑒定報告,可全額提供公積金賬戶并同時注銷戶口,且之后不能再開戶。
5、退(離)休
職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可申請全額提取公積金賬戶余額并注銷個人賬戶。
6、戶口遷出本省
若是用戶戶口遷出本省,可憑戶口遷出證明,將公積金賬戶余額一次性全部取出,并注銷個人賬戶。
7、經濟困難提取
比如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失業滿2年未重新就業,可申請提取公積金,用于解決生活問題。
8、重大疾病或重大災害
用戶本人、父母、配偶、子女在公積金繳存地因重大疾病或重大災害而發生費用支出,可申請提取公積金,提額額度不能超過自費部分的金額或者需自行承擔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