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有三種情況。具體詳情如下:
第一種:離職后出現以下情況可以取出養老金。
(1)職工喪失勞動能力并且和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
如果職工因為意外或者疾病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雖然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是由于個人已經無法從事工作,所以也可以提前神奇提取企業年金。
(2)出國定居可提前取出企業年金。
如果職工結束了國內生活,去國外定居,則可以向企業申請,提前一次性取出企業年金。
(3)退休之前不幸死亡可取出企業年金。
如果職工在退休不幸去世,則可以由其法定繼承人領取企業年金。
第二種:離職后進入的新公司有建立企業年金。
離職之前繳納的企業年金會隨著職工個人轉移到新的企業年金賬戶。就和社保一樣,只不過替員工繳納的企業變成新的企業而已,其他的并沒有變化。
第三種:離職后進入的新公司沒有建立企業年金。
這個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也是職工比較頭疼的事情。這個時候雖然員工換了新的單位,但是企業年金還會繼續留在原單位,由原企業繼續管理,等到員工達到退休年齡并且辦理好退休手續之后,再申請領取就可以了。
由此可見,如果離職后去到的新企業有企業年金就很好辦,錢直接轉移到新的賬戶中。如果新企業沒有企業年金的話,只能由原來的企業管理了。由于企業年金是單獨管理的,不會因為員工的離職產生影響。只要員工退休之后記得申請就可以了。
除以上三種情況外我們應當知曉我國的法規規定,企業年金只有等到職工退休之后才可以取出。實際上企業年金的本質也是一種養老保險,目的是為了保障員工退休之后的生活。所以職工必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且辦理好退休手續之后,才可以取出企業年金。如果只是離職到一個新的單位,是不能取出企業年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