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會導致風險資產價格暴跌,如股市、房地產、大宗商品等會出現價格暴跌,居民財富會大幅縮水。而資產價格的大跌會造成市場供需關系的失衡,再加上資金鏈容易斷裂,所以企業容易停產甚至倒閉,失業率會攀升,企業與個人信用會下降,由此又帶來銀行呆壞賬的增加,這樣就會形成惡性經濟循環,進而造成中小銀行、企業與個人的大面積破產。
1、會對房貸形成影響:有的國家為了***消費,用零首付的方式來促進消費,不考慮用戶的還債能力,但達到一定基數的時候,會爆發危機,從而影響全國經濟甚至全球經濟。房貸與老百姓息息相關,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很多人買房更加困難等其他影響出現;
2、會對銀行形成影響:有些國家也是為了促進GDP的增長,開始大肆的要求銀行放貸,也不經過考察和篩選,只要是企業貸款都允許和發放,導致銀行到期收不回賬,或者直接出現倒閉等現象。銀行危機可以說與老百姓也有關系,現在申請貸款的人很多,房貸、車貸等,一旦出現問題,那么影響也是巨大的;
3、金融杠桿率過高:金融市場一定要有穩定,合理的金融杠桿率。杠桿率過高很容易形成泡沫經濟,導致經濟膨脹嚴重,甚至出現極大的風險。
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并不是一回事,因為經濟危機是指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而金融危機是一種擠泡沫,所以兩者的結果也是不同,前者可能導致戰爭或者劇變,而后者則是秩序重構。當然就歷史上來說,過去發生的幾次大規模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都是有聯系的,也可以說是互相伴隨著發生的,往往都是經濟危機之前,出現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