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設讓更多的國民可以在就醫治療中減少一定的費用和成本,對于在崗職工來說,其單位會為其按時繳納包含了職工醫保的社保,其他城鄉居民也可以選擇參保靈活就業醫保或者居民醫保,那么醫保交不夠25年怎么辦?我們將在下文為您介紹。
醫保交不夠25年怎么辦?我國的兩大基本醫保中,只有職工醫保居民繳納年限的要求,如果在退休之前自己的繳納年限沒有達到繳費年限標準,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可以進行選擇:
1、一次性補繳
職工醫保是允許進行一次性補繳的,如果該參保人到了退休的時候一包繳納年限沒有達到當地的年限要求,可以自己個人到社保部門**醫保費用的一次性補繳;如果是所在的用人單位沒有為自己的職工按時繳納醫保費用導致的醫保繳納年限不夠,那么就需要該用人單位攜帶相應的材料,到社保部門**一次性繳費,這樣該參保人才能夠享受到相應的退休醫保待遇。
2、按月或者按年繳費
該參保人如果覺得一次性補繳醫保費用資金壓力大,選擇繼續按月繳納醫保費用或者每年直接繳納一年份的費用,按照這種方式繳納醫保費用其實并不是很劃算,因為職工醫保繳納具有連續性要求,如果這個時候該參保人斷交了會影響相應的待遇享受甚至影響繳納年限的累積,并且每年的繳費基數是在上漲的,一直繼續繳費會增加資金成本壓力,同時退休職工的醫保報銷比例相對來說會高一點,每月或者每年會有看病補貼,按照這種方式補繳會使得享受待遇的時間有所延后。
職工醫保繳納年限要求還是比較長的,我國醫保沒有實現全國統籌,各個地區的醫保繳納年限要求會有差異,目前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男性職工需要繳納滿30年,女性職工需要繳納滿25年;一種是男性職工需要繳納滿25年,女性職工需要繳納滿20年,滿足繳納年限要求的人員就可以在退休之后不再繳納醫保費用還能夠享受醫保待遇,還能提高一定的報銷比例。
職工醫保也有相應的視同繳納年限認定標準,在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之前符合條件的連續工齡可以換算成為視同繳納年限累積算入醫保繳納總年限里面,不過醫保的實際繳納年限需要滿足15年的要求,所以有部分工齡是不能換算成為視同繳納年限的,比如說假設某位男性參保人所在地區的繳納年限要求為25年,該參保人在當地醫保制度建設之前的15年都在工作,那么在滿足實際繳納年限15年的基礎上,該參保人只有10年的工齡是可以換算成為視同繳納年限累積算入醫保宗教那年限里的。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