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放貸人條例
目前,我國民間借貸融資渠道及形式多元化。除個人和企業間直接借貸、企業集資(集股)、私募基金、資金中介外,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擔保公司、自發性金融與產業協作組織等機構也大量參與民間借貸。
‘放貸人條例’出臺將會把民間借貸納入正規金融領域,修補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和‘三農’貸款不足這一短板。”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指出。
民間借貸長期游離于正規金融市場之外,存在監管缺位問題。劉煜輝指出:民間借貸如果不采取有效方式監管,會出現高息借貸、非法融資、洗錢犯罪、沖擊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價格等風險。因此,推出放貸人條例也是為了將民間金融納入正規的金融監管范圍之內,防范相關風險。”
央行研究局副局長劉萍表示,放貸人條例最大的突破是允許個人注冊從事放貸業務。劉玲玲對此表示,個人發放貸款的合法化,其實是承認一個既成事實。潛在的市場早已形成,規范化管理是必由之路。個人貸款合法化對于借貸雙方都是一種保護,對激活民間資本、活躍經濟有好處。而且,在規范、發展的過程中有利于優勝劣汰。
【相關信息】
加快我國有關非吸收存款類放貸人的立法進程,適時推出《放貸人條例》,給民間借貸合法定位,引導其陽光化”、規范化發展,形成民間借貸與正規金融和諧共生的環境,完善多層次融資體系,并有效防范相關風險。
擬將***”陽光化
根據前期調查,央行草擬了《放貸人條例》,擬將所謂的***”陽光化。目前,抵押行業中常見的合法經營模式是典當行和擔保公司,而更多的民間借貸則是通過***形式出現。劉萍態度很明確:希望通過條例使得民間資本浮出水面,產生積極效應。
中國信貸市場是被銀行壟斷的,條例的出臺就是打破壟斷,使一批符合條件放貸人注冊放貸,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目前條例草案已提交國務院法制辦,有望通過國家立法形式規范民間借貸。
個人放貸被寫進條例
條例的最大突破是允許個人注冊從事放貸業務。劉萍說,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都可開辦借貸業務,準入門檻參照今年央行發布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并可能適當放寬。其中關鍵點在于放貸的錢必須是自有資金,嚴禁吸收存款,只借不收”;另外,借貸利率不能超過基準利率的4倍;公司老板和高管應無犯罪記錄和不良信用記錄。符合條件者向銀行主管部門提請前置審批,后到工商部門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