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的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相當于大元帥。
授予一級上將始于1935年,早年共9人授銜,其中包括8位陸軍一級上將和一位海軍一級上將,其一級上將在地位上,大致相當于解放軍的元帥。
陸軍一級上將有:何應欽、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陳濟棠,海軍一級上將是陳紹寬。
蔣介石的五星是早在北伐后就取得的。中國在北伐統一銓敘后,軍銜就有特級上將,當時蔣介石已經擔任特級上將一職。
何應欽、馮玉祥在軍事上也有一定才能,何在北伐中,擔任東路軍總指揮,于福建松口戰役大勝,一直北攻到上海,無往而不利,在抗戰中,何也是我國戰略的重要策劃者。
馮玉祥從北洋軍閥時期就小有名氣,后來在北伐和中原大戰中都表現了軍事才能。
閻錫山、唐生智、陳濟棠都是地方勢力的代表,閰早年在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功不可沒。唐在北伐戰爭擔任主攻吳佩孚,湖北諸多戰役如賀勝橋、汀泗橋及武昌攻城戰,表現極為出色,將吳的主力完全殲滅,經此一役,軍閥們才聞風喪膽,一敗涂地。
張學良出生于舊軍閥系統,但其作為少壯軍人,有愛國熱情,東北易幟歸順中央,避免了東北淪亡于日本,“西安事變”成就了他的愛國心,卻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就軍事能力而言,李宗仁大概要算其中的佼佼者,李在北伐和抗戰中都屢立戰功,特別是臺兒莊戰役的輝煌勝利。李宗仁算得上是名將,而且在政治上也較突出,一直是桂系首領,曾任民國代總統。
朱培德作為國民黨滇軍將領,在北伐中也有不錯的表現,而且始終忠于孫中山,但其后很少擔任要職,多任參謀長職務。
陳濟棠早年也追隨中山先生革命,兩廣統一也作出貢獻,但北伐后在軍事上就沒有什么出色之處,但在政治上卻都有自己的一套。
陳紹寬早在清朝就在海軍中任職,其資歷足以擔任海軍首腦,但他謙沖為懷,提攜后進不遺余力,然民國國窮財弱,海軍長期不受重視,其作為有限。
國民政府以元帥的崇高地為酬謝蔣介石等十位將領,主要還是感謝他們統一中國的功勞,政治因素明顯要高過戰場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