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三大傳統法寶是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政策和公開市場操作。當市場上出現通貨膨脹時,國家可以通過采取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來幫助調節經濟,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讓市場中的貨幣供應量減少。以上就是央行三大傳統法寶相關內容。
1、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其真正效果體現在它對銀行存款的信用擴張和調節貨幣乘數。假如央行實行緊縮政策,央行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來約束存款銀行的信用擴張技能。降低貨幣乘數,從而起到收縮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量的效果;
2、再貼現率政策:存款貨幣銀行有用戶貼現的票據跟央行申請貼現,從而獲得央行的信用支持。依照政策對再貼現率進行調整,在央行提升再貼現率時,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將會提升,基礎貨幣得到收縮,反之相反;
3、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在公開市場展開證券交易活動,目的是調控基礎貨幣,從而調整貨幣供應量與市場利率。
下調存款準備金,流通中的貨幣供應量會增加,貨幣增加就代表著會貶值,此時就利好黃金,但是假設中國下調存款準備金,可能對實物黃金的價格影響比較小,因為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影響力還比較小,反而對在中國交易所上市的現貨黃金影響比較大,依據過往的走勢來看,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現貨黃金價格上漲的概率大。之所以對實物黃金影響較小,是因為影響實物黃金的價格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美元走勢、國際政治走勢、供求關系、政策消息等,總之,人民幣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不夠,黃金大多以美元標價,因此價格變化還不是很明顯。
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代表著商業銀行手中流動的錢要減少,影響其盈利和擴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