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是經濟下滑的貨幣體現,因而需要具備三個本質特征:一是物價水平的普遍不斷降低;二是貨幣供給量的持續降低;三是有效需求欠缺,經濟發展全面衰退。這種觀點被稱作“三要素論”。另一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是某種貨幣現象,體現為價位的持續走低和貨幣供給量的持續降低,即所謂的“雙要素論”。第三種觀點認為,通貨緊縮便是物價的全面持續降低,被稱作“單要素論”。從上述的介紹能夠看出,盡管對通貨緊縮的界定仍有爭執,但對于物價的全面持續降低這一點卻是共同的。
一般而言,單要素論的觀點針對分辨通貨緊縮出現及其整治更加科學。這是因為,通貨緊縮作為通貨膨脹的反現象,應當體現物價的變動態勢,價位的全面、持續下降,說明單位貨幣所體現的商品的價值在提升,是貨幣供給量相對欠缺的結果,貨幣供應欠缺也許 只是通貨緊縮的原因之一,因此,雙要素論的貨幣供應降低的界定,將會縮小通貨緊縮的范圍;而三要素論中的經濟下滑,通常是通貨緊縮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因此,用經濟下滑的出現來分辨通貨緊縮就太遲了。根據單要素論的觀點,分辨通貨緊縮的標準只能是物價的全面持續降低,其它現象可以作為探尋成因,分辨緊縮程度等的依據,但作為通貨緊縮的構成要素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