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作為1997年發行的澳門回歸祖國金銀紀念幣(靠前組)的延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以澳門回歸祖國為主題的第二組金銀紀念幣,這套紀念幣金幣和銀幣的圖案相同,以《澳門基本法》為中心進行設計,并伴以吉祥美好的祝愿。這套澳門回歸金銀紀念幣,正面沿用了靠前組的圖案,以旭日東升、萬道光芒籠罩下的天安門和華表為主景,下方圍簇著一叢象征和平富貴的牡丹。畫面設計簡潔明快,加上留白處的鏡面處理,使得浮雕工藝下的天安門和華表,更顯得莊嚴肅穆、大方得體、磅礴大氣。
這套紀念幣在“媽閣廟”的右側同樣設計了一個建筑,這個建筑就是“大炮臺”,同樣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建筑。“大炮臺”的前身是澳門“大三巴”教堂的祭天臺。教堂在西方起著和“媽閣廟”同樣的祈福作用,但值得尋思的是,葡萄牙***為了防備海盜,將這座“祭天臺”改成了“炮臺”,成了軍事防御建筑。經過歷史的沖刷,“大三巴教堂”在一場大火中變成了有著中國意味的“大三巴牌坊”,這座“大炮臺”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成了旅游景點。
由此,又不得不說起紀念幣上的三種文字“平穩過渡,發展繁榮”。這套澳門回歸金銀紀念幣可以說是紀念幣史上,少有的擁有三國文字的錢幣,中文、英文和葡萄牙文。這不僅體現了澳門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也更好的表達出“澳門基本法”所提倡的“一國兩制”方針,高度還原澳門回歸后的“自治”,允許澳門可以繼續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
紀念幣圖案中,為表達對澳門回歸祖國的良好祝愿,在《基本法》文本的上方,三只刻畫精致的仙鶴翩翩飛翔,神態祥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兩只仙鶴分于左右,相對翱翔,上方的仙鶴最為輕盈靈動,只見它身向左側,頭向右側,雙翅伸展,回轉的一刻,似乎正在高聲鳴叫。恰是:祥云光滿,瑞靄香浮。彩鸞鳴洞口,玄鶴舞山頭。再配以圖案下方波光粼粼的海水,數朵盛開蓮花的襯托,將整個畫面渲染得充滿了喜悅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