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博紀念幣的發行掀起上海市民連夜排隊換購的熱潮,由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制造生產的世博紀念幣發行量高達6000萬枚,該公司動員全體職工投入勞動競賽,改進現有工藝、實施技術創新,圓滿完成了這一歷史上產量最高、生產周期最長的紀念幣生產任務,創造了生產效率最高、成品率最高等多項歷史紀錄。
2009年11月,該公司接到要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制造完成6000萬枚世博紀念幣任務,這對于已有90年造幣歷史的企業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為確保生產任務按期完成,公司黨委、經理部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工會組織開展了迎世博、鼓干勁、挑重擔”主題勞動競賽,全體員工積極投身競賽,一線職工實行錯時輪休;在造幣二部、設計制模部、滾字組……員工們只有一個信念:一切為了確保6000萬枚紀念幣的順利完成。
作為公司兩名壓印高級技師,曹湛盧和沈佩華承擔了世博紀念幣前期的設備調試工作。曹湛盧負責調試的40號機一度因為坯餅不能順利進入模圈而使設備無法正常運行,留給他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天,頂著巨大的壓力,小曹一頭鉆進設備反復調試,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為后面的正常生產打下基礎,贏得了時間。為了6000萬枚的任務,市勞模曹湛盧放棄了行業組織的療養。
設計制模部發揚奧運生產的成功經驗,動員壓模、修模、數控車加工等全部工序的員工參與到勞動競賽中,一個個創新火花不斷迸發———為保證生產用模具的供應,設計制模部將壓模、修模、數控車加工、淬火、鍍鈦和研磨等工序連成一條生產鏈,確保了模具生產的綠色通道;同時,員工從改進現有工藝著手,創新技術,將軟玻璃操作法應用到了生產中,在細如發絲的花紋反噴砂制作中,運用了金銀幣生產才會運用的拋光工藝,使模具的耐印量提高了4成,保證了造幣二部的生產需要。
經過5個月的緊張生產,6000萬枚世博紀念幣的成品率高達99.61%,比總公司制定的計劃完成日提前了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