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人民幣收藏界,第三套人民幣是最具有潛力的一套人民幣,大家一致肯定第三套人民幣收藏價值及今后第三套人民幣行情,然而,最近有傳說第三套人民幣10元“大團結”竟是蘇聯代引,第三套人民幣怎么會陷入這樣的是非呢?
1965年10元人民幣是屬于第三套人民幣中的品種之一,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大團結”鈔票。俗話說的好:“團結就是力量”,所以這款1965年10元人民幣的力量也應該是不可忽視的,那么這款1965年10元人民幣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呢?
據了解,1965年10元人民幣由前蘇聯代印,最近還有報道稱,這款人民幣有可能是我國自行印制的靠前套人民幣。這對于這款人民幣的收藏價值來說又有可能是一個新臺階,它的價值可能又會因此而攀升。1965年10元人民幣的正面是傳統的工農兵和少數民族的圖案,就是象征著民族的大團結;背面是牡丹花和彩帶襯托的天安門城樓,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這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和收藏作品。
1965年10元人民幣,對于收藏者來說,對它的收藏是有利有弊的。說它值得收藏是因為它的印刷技術是有很高技術的,還有相當先進的防偽技術。況且1965年10元人民幣已經退出市場,這對于一些愛好收藏紙幣的愛好者來說更是一個遺憾,要收藏到一整套的連續編號的紙幣已經不容易了。因此要抓緊這一***機遇,做到“一出手就是契機”。談起弊端,主要是因為收藏市場的不可預測性,它是隨時隨地都在變化的,而且容易被一些業內人士操控。俗話說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這就提醒***者,要警惕這一風險,對于紙幣的***要“三思而后行”,特別是在極具變化的情況下,更要分清楚它的真假性和實際的情況。1965年10元人民幣的市場變幻莫測,***者要謹慎而行。
第三套人民幣是繼前兩套人民幣之后,最有發展勢頭的一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也是首次純粹國產,在我國貨幣史上,建國初期因為我國的紙幣印刷技術比較落后,在印制第二套人民幣的時候蘇聯曾經幫忙帶印,也出現了第二套人民幣的“蘇三珍”。
但是第三套人民幣并沒有蘇聯代印,我希望大家尊重歷史,不要因為為了制造噱頭而編造這樣的沒有歷史根據的事情,第三套人民幣純碎國產,不摻假半點水分,因此第三套人民幣10元“大團結”是蘇聯代引這樣的謬論希望以后不要出現,切記蘇聯代印的拾元是第二套人民幣的“大黑拾”,并不是第三套人民幣“大團結”。
第三套人民幣10元即是第三套人民幣大團結,正面圖印有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等各界人士,所以叫“大團結”。
第三套人民幣大團結紙幣上的正面圖、背景圖是與當時社會的背景環境息息相關的。
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大團結的圖案是在1962年第三套人民幣發行3年多之后才最終定稿,原因一是由于國家對10元人民幣的重視;
原因二是1962年至1965年這段時期中國經濟、文化各方面還沒達到最完善的修復。
第三套10元人民幣圖案的最終落實,代表了中國社會主 義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象征了各族、各階層人民大團結的美好開端。
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大團結以及共同奮進,第三套人民幣大團結不僅是當時社會發展的象征,同時意味著我們對國 家繁榮富強、社會穩定、民族階層的和諧共進的期待。
第三套人民幣大團結也是一個對世界的宣示,我們中國人民的團結富強信息將會透過我們的國幣帶給各國人民,作為第三套人民幣的龍頭,大團結10元人民幣象征各族人民在經濟困難時期團結一致,努力奮斗的拼搏歷程。
在收藏市場上第三套人民幣很受收藏***者青睞,它在專業人士看來,是最具潛力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