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預算,作為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內容涵蓋了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或一個既定期間)的各項業務活動、財務表現等方面的總體預測與規劃。全面預算的內容豐富多樣,可以劃分為多個維度進行闡述。
一、全面預算的基本分類
全面預算按其涉及的業務活動領域和性質,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 經營預算:主要反映企業預算期內日常供應、生產、銷售、管理等實質性活動的預算。具體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直接材料及采購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制造費用預算、產品成本預算、期末存貨預算以及銷售及管理用預算等。其中,銷售預算往往作為業務預算的編制起點,對后續各項預算的編制具有重要影響。
2. 專門決策預算:針對企業不經常發生的長期***項目或一次性專項業務所編制的預算。這類預算主要包括與購置、更新、改造、擴建固定資產決策有關的資本支出預算,以及與資源開發、產品改造和新產品試制有關的生產經營決策預算等。
3. 財務預算:反映企業預算內預計的現金收支、經營成果和預算期末財務狀況的預算。主要包括現金預算、預計利潤表和預計資產負債表等。財務預算是以來于業務預算和專門決策預算而編制的,是整個預算體系的主體和核心。
二、全面預算的具體內容
1. 銷售預算:根據市場預測和歷史銷售數據,對預算期內的銷售數量、銷售價格、銷售收入等進行預測和規劃。銷售預算是整個預算體系的起點和基礎,對其他預算的編制具有導向作用。
2. 生產預算:根據銷售預算確定的生產量和生產計劃,對生產過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進行預測和規劃。生產預算的目的是確保生產活動能夠滿足銷售需求,同時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
3. 成本預算:包括直接材料成本預算、直接人工成本預算和制造費用預算等。成本預算的目的是通過合理的成本規劃和控制,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4. 現金預算:反映企業預算期內現金的流入和流出情況?,F金預算的編制需要綜合考慮銷售收入、應收賬款、存貨變動、應付賬款等因素,以確保企業擁有足夠的現金流來支持日常運營和***活動。
5. 預計利潤表:根據業務預算和財務預算的數據,預測企業預算期內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利潤、凈利潤等財務指標。預計利潤表是評估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依據。
6. 預計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預算期末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預計資產負債表的編制需要綜合考慮各項預算數據,以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和償債能力。
三、全面預算的特點
全面預算具有全方位、全過程、全員參與的特點。全方位體現在所有經濟活動均納入預算體系;全過程體現在各項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均要納入預算管理過程;全員參與則體現在各部門、各單位、各崗位、各級人員共同參與預算編制和實施。這種全面的預算管理模式有助于企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經營效率和效益。
綜上所述,全面預算的內容涵蓋了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銷售、生產、成本、現金、利潤和資產等多個維度。通過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實施,企業可以實現對未來經營活動的全面規劃和有效控制,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