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農村土地買賣合法嗎?
在農村土地買賣是不合法的,農村土地指可以轉讓,不能進行買賣,所以私下買賣土地是不合法的。國家保護合法的土地流轉行為,轉讓或者買賣土地承包經營權也是流轉的形式之一,但要依法轉讓。農村土地私下轉讓,簽訂的買賣協議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1、根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后,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備案;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轉讓申請。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采取轉讓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
3、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二、農村土地買賣合法的情況:
那就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經常被媒體通俗地描述為“農民也可以賣地了”,當然,同國有土地一樣,這里“賣”的是土地使用權而不是土地所有權。但“賣地”必須合法有序。
三、哪些農村土地可以入市
《十地管理法》明確了兩個條件:
(1)一是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只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確定為工業、商業等經營性用途的土地才可以入市,在具體宗地入市時還需要明確具體的土地用途和規劃條件。需要注意的時間、入市范圍并不受“存量”限制;
(2)二是依法登記,這里的登記首先是指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登記,通過登記明確土地的歸屬和入市主體,在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再次流轉的情形,則應當依法進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避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空間被擠壓,《土地管理法》專門規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應對集體經營性建設田地作出合理方排。
農村土地買賣是不合法的,但是可以合法的流轉,土地轉讓是有條件得到,轉讓和買賣不同,轉讓方是需要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是有比較高的收入來源,并且需要經過村委會的同意才可以進行土地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