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稅是有聯系的,基本上獲得了土地使用權意味著就要繳納土地使用稅,為了規范土地使用稅的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政策已經出臺,所有的納稅標準已經在政策中明確,針對土地性質和類型的不同,繳納的標準也是不同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到底該如何繳納,請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收標準
根據我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只有城鎮的土地需要征收稅費,因此,土地使用稅通常都指城鎮土地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的土地為征稅對象,以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規定稅額對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征收。其稅額標準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縣城、建制鎮、工礦區分別確定,在每平方米0.6元至30元之間。土地使用稅按年計算、分期繳納。具體單位稅額各地差異較大,請咨詢您所在地地方稅務局。
二、土地使用稅的征收對象
土地使用稅以土地面積為課稅對象,向土地使用人課征,屬于以有償占用為特點的行為稅類型。土地使用稅只在縣以上城市開征,非開征地區城鎮使用土地則不征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稅范圍為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等。其中,城市是指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的市,包括市區和郊區;縣城是指縣人民***所在地的城鎮;建制鎮是指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批準設立的建制鎮;工礦區是指工商業比較發達,人口比較集中,符合國務院規定的建制鎮標準,但尚未設立建制鎮的大中型工礦企業所在地。工礦區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批復。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的具體征稅范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劃定。土地使用稅采用有幅度的差別稅額,列入大、中、小城市和縣城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多少不同。為了防止長期征地而不使用和限制多占土地,可在規定稅額的2倍-5倍范圍內加成征稅。
對于公園、名勝、寺廟及文教、衛生、社會福利等單位使用的土地,城鎮、街道、公共設施用地、鐵路、機場、港區、車站、管理交通運輸用地及水利工程,農、林、牧、漁、果生產基地用地,以及個人非營業建房用地等,均免征土地使用稅。為了鼓勵利用荒地、灘涂等土地,對經過批準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荒廢土地,給予10年期限的免稅。
從申請土地使用權到繳納土地使用稅,再到最后獲得土地使用權,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過程,任何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完成土地使用稅的繳納以后,持交稅證明就可以根據要求**土地使用證了,大家獲得土地使用權必須要按照土地使用證規定的范圍進行合理的利用土地。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內容。有本站,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歡迎您隨時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