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銀行是一種特殊的金融機構,它以服務國家社會經濟為宗旨,不是以獲利作為目的,在指定領域開展政策性金融項目。政策性銀行在支持國家重大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參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的政策性銀行體系經過多年的建設和改革,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監管框架,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政策性銀行并非中國所獨創,世界很多國家早有政策性銀行體系。自1894年法國通過法令建立最早的政策性銀行——農業信貸互助地方金庫以來,美國/日本/韓國/泰國/印度/巴西等都先后成立了政策性銀行,形成了較為健全的政策性金融體系。這些國家普遍都是立法先行,從而建立了政策性銀行法體系。以上就是什么是政策性銀行相關內容。
1、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政策性銀行通過向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工程項目/戰略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等領域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產,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轉型升級;
2、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政策性銀行通過向境外***者/承包商/出口商提供信貸/擔保/保險等金融服務,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參與國際合作,促進雙邊和多邊經貿往來;
3、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扶貧攻堅:政策性銀行通過向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等欠發達地區提供優惠利率和靈活還款方式的貸款,支持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改善民生福祉;
4、參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和社會公益事業:政策性銀行通過向受災地區/受困企業/困難群體提供緊急救助和援助資金,支持抗擊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危機等重大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同時,政策性銀行還通過向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提供低息或無息貸款,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
1、國有政策性銀行:包括上述五家政策性銀行,由國務院或其授權機構出資或擔保,由國務院或其授權機構監管,不受商業銀行法的約束,享有一定的金融特權,如免征所得稅/免繳存款準備金等;
2、非國有政策性銀行:包括一些由地方***或社會組織發起/以服務特定領域或群體為目的的金融機構,如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這些機構由地方***或社會組織出資或擔保,由銀保監會或其授權機構監管,受商業銀行法的約束,不享有金融特權,但享有一定的政策優惠,如減免所得稅/降低存款準備金等。
本文主要寫的是什么是政策性銀行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