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農民大量進入城市從事勞動密集型行業工作,目前從業人員基本上是農民工。那么如果發生工傷如何認定?
工傷認定辦法有哪些?工傷認定辦法是為了規范工傷認定程序,依法進行工傷認定,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工傷認定辦法一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工傷認定辦法二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時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工傷認定辦法三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工傷認定辦法應該都了解了。工傷分為兩大階段:工傷認定和工傷鑒定。如果認定為工傷,那么你可以得到:停工留薪期的受傷前12個月的實得平均工資、醫療費用以及住院期間的補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