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君在后臺經常能遇到類似問題:我的爸媽是新農合,目前和我在北京居住,也沒有**北京的居住證。如果需要住院治病,應該怎么報銷呢?那么深藍君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社保報銷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規則,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的規則,概括來講就是15個字: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
就異地目錄:報銷目錄采用就異地的醫保目錄;
參保地政策:雖然在異地可以報銷,但報銷比例仍然是按照參保地(老家)的政策。
比如一個符合條件的河北參保人員到北京來就醫,他看病時執行的是北京的醫療報銷目錄。
但是基金支付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還是執行河北所在市的政策,同時他到北京就醫,北京市經辦機構要向對待本地參保人一樣,給他提供同樣的服務和管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規則,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的規則,概括來講就是15個字:就醫地目錄、參保地政策、就醫地管理。
就異地目錄:報銷目錄采用就異地的醫保目錄;
參保地政策:雖然在異地可以報銷,但報銷比例仍然是按照參保地(老家)的政策。
比如一個符合條件的河北參保人員到北京來就醫,他看病時執行的是北京的醫療報銷目錄。
但是基金支付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還是執行河北所在市的政策,同時他到北京就醫,北京市經辦機構要向對待本地參保人一樣,給他提供同樣的服務和管理。
看似都一樣的異地就醫,其實可以分為3種類型:
轉診就醫:通過轉診,合理合法的到其他地區就醫,不過目前各種因素制約下,轉診很難進行**;
未轉診就醫:在沒有**轉診手續的情況下,沒有知會當地社保機構,直接到省外的大醫院進行就醫,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情況;
異地居?。簩τ诤芏嗬夏耆藖碇v,都是退休后在異地居住,如果能給有當地的居住相關證明,那么也可以異地報銷。
深藍君整理了這三種情況,兩個城市的報銷規則: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就算按照最差的情況,生病住院未跟當地社保機構進行申請,直接自行到省外醫院進行就醫,社保也能報銷25%。
下面我們通過兩個詳細的案例,幫助大家理解一下異地就醫的幾種情況,情況如下:
A爺爺退休后到深圳和兒子一同居住,在深圳北大醫院因癌癥治療,花費社保用藥10萬元,我們來看一下是如何報銷的?
情況1:A爺爺桂陽縣戶籍,到深圳治病
1、如果沒有**轉診手續:
報銷金額=[10萬-10萬*15%-1500]*(55-10)%=37575元
2、已經**轉診備案
報銷金額=[10萬-10萬*15%-1500]*55%=45925元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就算沒有和當地社保進行溝通,直接去省外大醫院就醫,可以報銷3.7萬元。
雖然報銷比例不高,但是聊勝于無,個人覺得可以接受。
情況2:A爺爺是綏化市戶籍,到深圳治病
1、如果沒有**轉診手續:
報銷金額=[10萬-1500]*25%=24625元
2、已經**轉診備案
報銷金額=[10萬-1500]*35%=34475元
所以如果A爺爺是黑龍江省綏化市戶籍,也是可以報銷的,但是異地報銷比例會很低,因為綏化的醫保政策并沒有湖南桂陽的好。
所以就算買了百萬醫療險,在異地就醫,社保還是能報銷的,不用過份擔心。
大家都知道為了解決農村醫療的問題,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立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由我國農民(農業戶口)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農村合作社的瓦解,在也無法為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運行提供動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從2003年起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到2010年逐步實現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居民。但新農合異地報銷一直比較難,今天我們就來解讀新農合異地報銷。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民醫療保障的依托。
在中國農村,隨著舊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逐漸退出,造成了農村人口看病貴和看病難等現實問題,甚至一些農民因此而致貧和返貧。這極大地影響了農民生活質量并嚴重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因此,農民迫切需要一種新型醫療保障制度,能夠滿足醫療和衛生保健的需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正是應農民對醫療保障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為農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這一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大病實現統籌,個人賬戶可以累積轉存,解決了農民的醫療保障問題,增強了農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識,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參保積極性,使得絕大多數農民愿意為自己的健康投保。
二、新型合作醫療為大病醫療提供了保障。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供了大病統籌機制,參保的農民以戶為單位每人每年交30元的保險費存入個人賬戶,就能得到國家、省、市、縣財政共計70元的補貼形成社會統籌基金,參保者大病治療所發生的費用就可以按規定的標準得到補償。
國家規定新農保共設有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個繳費檔次(各區縣可根據當地實際增加檔次),實行按年一次性繳費,參保農民可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自主選擇繳費檔次。看錯了,此是新農保的繳費標準,新農合要看所在的省份,例如山東省2013年是每人交納50元。
大病保險的保障范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后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準,具體金額由地方***確定。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保**主要有三種方式:
1、鄉、村干部上門集中收繳方式:農民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戶口薄》到本村、組指定的地點**參合登記,填寫《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制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2、村集體經濟代繳方式:鼓勵村集體經濟好的村,實行由村集體經濟統一交納參合資金。村負責人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登記冊、戶口登記冊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填寫、匯總《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制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3、農民主動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繳納方式:農民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戶口薄》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參合登記,填寫《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制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申請材料申請報銷住院醫藥費用的參合農民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參合住院病人身份證或者戶口簿。
2、參合住院病人合作醫療證。
3、出院證明。
4、醫藥費收據。
5、住院費用詳細清單。
6、縣市區合作醫療管理經辦機構規定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1、帶患者身份證、兩張一寸彩色照片、新農合醫療證到縣合管辦**轉診備案手續。
2、攜帶患者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和轉診備案手續到轉診醫院就醫,**新農合住院手續。
3、出院后,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有的是**形式的)、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合管辦報銷。
備注:
1、參合外出務工人員在務工地就醫的,可先就診,在住院期間或出院后到縣合管辦補辦轉診備案手續。
2、就診單位必須是當地的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否則不予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