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主要的功能就是社交平臺,而支付寶就是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兩個平臺都在逐漸的向對方靠攏,彌補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他們都試圖在自己所占領的區域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地位,不曾給對方以可趁之機。
在微信發展的過程中,馬化騰試圖效仿支付寶在互聯網領域的金融服務業務,試圖在新領域可以分得一杯羹。如今更是推出了和支付寶差不多的花唄功能,那么相較于支付寶成熟的花唄體系,微信真的可以做到趕超支付寶嗎。
人們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要比任何的媒介的時間都要長,不僅是因為生活中的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享受到各種生活服務,而且還有很多的快捷方便交通出行和購物娛樂等。在信息化爆棚的21世紀,仿佛一天不看網絡資訊,就錯過很多大家經常提及到的新聞,信息的留存和更新換代也極快,新的娛樂頭條出現在我們瀏覽的軟件里,稍不留神我們就會錯過這些信息。相較于這些信息,網站及時的后臺運作就顯得較為重要,是否能夠留下自己的受眾群體就看企業是否能跟得上信息更新的速度。
作為兩大以互聯網發展起來的企業,在許多的方面難免會發生經營業務的重疊,特別是在移動支付方面,兩大巨頭可以說是不分上下。對于微信來說,如今想要在新的領域擴展自己的業務板塊,是比較難的,新的業務板塊難免已經有人涉足了。當下想要跟支付寶搶占互聯網金融層面的市場,自然而然的人們會拿它跟支付寶的金融服務領域做比較的。
前不久微信推出的新功能,不少人稱它為微信的“花唄服務”,那么相較于支付寶成熟的金融系統,它是否能夠超越支付寶在這一板塊的功能呢?它又具有什么特色呢?首先我們就不得不去了解支付寶的花唄功能了。
作為九零后零零后,花唄是極其受歡迎的金融平臺,滿足了年輕人超前消費的欲望,況且相關的利息都是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在支付寶旗下的淘寶也是支持花唄支付的,所以更多的人都是直接設置為花唄支付,還為大家設置了分期付款的還款業務也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在剛剛接觸支付寶花唄的時候不少人是受到相關優惠券的吸引才開通這項服務的,在當時也是掀起了關于“掃碼領紅包”的熱潮。
如今使用花唄的受眾越來越多,但主要的受眾群體依然是年輕人,花唄的適用范圍也是比較廣大的,對于超期花費的年輕人也是很友好的。
從目前騰訊的發展趨勢上來看,這家企業正逐漸的向金融領域靠攏,為分付功能申請注冊商標,我們深入的了解就可以發現它同樣可以使用在日常消費和出行娛樂等消費等場景中,在進行這些消費的同時,也是可以使用微信分付額度進行消費的。
在日常生活中是不能使用于紅包或者轉賬的,這對于支付寶來說是比較相似的。在去年的3月份,不少人就發現了微信這一功能就已經進入到了內測階段,為即將上市做準備了,在微信的錢包就可以看見功能的入口了,如今投放市場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如果要提及這一功能,大多數的人還并未了解,由于騰訊對風險系統是比較關注的,即使已經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考察,依然處在內測的階段。無一不能看出此次對于這一功能的上市,騰訊公司積攢了很多的力量,希望可以在推出時候不要出現差錯,這也是微信對于互聯網金融的一次試水,為了能夠在微信與支付寶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微信公司籌劃了很久。兩大企業幾乎壟斷了支付服務的龍頭位置,微信也開始不局限于小小的社交板塊了。可現在涉及到金融服務時,大家還是更偏向于支付寶的,對于此次微信是否能夠因此掀起波瀾尚且是一個未知數。
為了能夠成為互聯網行業行業的龍頭老大,兩大企業也是鉚足了勁想要涉及對方的領域,可想要在其中分得一杯羹是不容易的,作為已經成熟的互聯網體系,它們對于平臺不斷地精益求精,作為受眾,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它們不斷的改變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