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是一個社會性的大問題,這事關民生福利和勞動力的替換。近年來,有關延遲退休的消息一直不少,根據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延遲退休或被列入立法程序,方案有望在2018年推出,再經過4年過渡期,在2022年正式實施。
2018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近幾年,社會對延遲退休的討論持續攀升。通過官方口徑,可以發現方案出臺日漸步近。
早在2012年,由人社部、發改委等部門制定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發布,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
2016年7月,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介紹延遲退休政策稱,將分三步走:一是在實施上會小步慢行、逐步到位;二是區分對待,分步實施;三是會在之前做及時的公告,也會在方案出臺前廣泛地聽取和征集意見。
對于2017年3月1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人社部將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根據勞動力總量的變化情況、就業狀況和社保基金長期可持續發展情況,繼續深入研究,適時推出延遲退休這項政策。
對于延遲退休最新消息,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表示。他說,中國人均壽命在提高,最初是根據十多年前人口壽命和余命來精算養老保險,人均壽命增加后出現兩個問題:一個是統籌賬戶里的錢支出增多,第二個是個人賬戶的錢領光了,統籌賬戶的缺口將會擴大。
延遲退休政策何時是適時“窗口期”,至今仍帶著懸念。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教授表示,明年有望推出延遲退休方案,國務院曾表示在2022年啟動延遲退休,2018年推出方案后有4年的過渡期。過渡期需要做技術和宣傳上的準備,如社保系統對出生年月的統計和退休年月的登記。
延遲退休的影響
延遲退休政策直接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政策出臺后會給哪些群體帶去影響?
庹國柱表示,對于延遲退休最新消息,人群里有不同的情況,大家的意見不一致,有的行業喜歡延遲退休,如醫生、教師,年齡大一些經驗更豐富——市場有這個需求,職工也樂意延遲退休。
他說,有些企業勞動者,特別是很辛苦的行業,職員就希望早點退休,可以領退休金,退休后如果身體狀態不錯,還可以再找一份工作,不同人群、不同層次和不同工種有著不同的訴求和想法。而延遲退休一旦出臺,受到最大影響的便是體力勞動者。
近年來,“延遲退休從女性開始”的呼聲一直很高。董登新表示,世界各國退休年齡變動有兩個趨勢,一是男女退休年齡統一,二是退休年齡向65歲靠攏。相比外國,中國勞工的退休年齡偏小,尤其是女性勞工的退休年齡過早,是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有觀點認為,實施延遲退休后,將會對年輕人就業帶來沖擊。“這是一種消極、被動、傳統的就業觀。董登新稱。“實際上,老年人就業崗位和年輕人崗位不存在彼此消長的關系,除了機關有編制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