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日記App由廣州花生日記網絡科技公司所發行,自上線以來一直主打社交電商,其宣稱可以“賺錢”特點,吸引了不少用戶使用。而在近日,根據廣州市監局的判決,花生日記涉傳銷被罰千萬人民幣,這是怎么回事?花生日記是傳銷嗎?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花生日記涉傳銷被罰千萬
3月14日,廣州工商開出了中國社交電商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罰單,7456萬元。受處罰的平臺叫做花生日記,它成為繼云集之后,又一個被官方認定的大型涉嫌傳銷的社交電商平臺。花生日記以會員費的名義向用戶收取99元的人頭費,而且建立了金字塔式的多層分銷模式,其中層級最高的甚至達到了51級。花生日記的主要問題在于:收取了人頭費,這是花生日記被判定為傳銷的主要依據。
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行政處罰決定書透露了一些重要的信息:
1、花生日記自2017年7月28日上線,2018年9月25日因涉嫌傳銷被立法調查;
2、花生日記會員層級多達51級,通過設定“平臺—運營商—超級會員—超級會員……超級會員”的層級式管理架構,采取多層級傭金計提制度和會員升級費用等手段,發展會員多達2100多萬人,遍布全國各個省市,收取傭金金額4.5億多元。
花生日記傳銷模式揭秘
1、發展花生日記APP平臺會員,收取“超級會員”費用。花生日記于2017年7月28日至2018年1月15日間,規定會員只能領取花生日記平臺的優惠券,而只有超級會員以及運營商才能獲得發展他人加入并從下一級會員消費金額中提取傭金。
會員如果希望升級成為超級會員,則需要交納99元升級費用。在上述期間,花生日記共發展超級會員7247人,收取費用71.75萬元。后鑒于有會員投訴,從2018年1月16日起花生日記修改了上述規則,將會員和超級會員進行合并,用戶一經注冊就成為超級會員,不再收取費用。
2、花生日記以平臺形式管理運營商,并以運營商為金字塔頂層各自發展下級超級會員,最終通過會員消費實現層級計酬。花生日記通過各種渠道發展粉絲數量多、流量大的流量運營公司作為其分公司,分公司依據與花生日記的協議,主要負責發展和管理運營商,并通過微信、微博、朋友圈、快手、抖音等社交平臺,以及在線下散發宣傳單或宣傳手冊等方式推廣平臺,宣傳花生日記的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
運營商為花生日記經營模式中的重要一環,其主要作用為通過大量發展下級會員,以獲取下級會員消費后的傭金計。
總的來說,在如今網絡時代發達,智能手機全面普及的今天,像花生日記這種打著“賺錢”的名號,進行網絡傳銷的情況,并不少見,我們平時在使用相關產品,在遇到需要繳納會員費用、涉及人頭費用、分享賺錢等等情況時,一定要注意區分是否屬于網絡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