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韓國人都把泡菜當做一種文化象征,但近十年來,韓國市場受到物美價廉的中國泡菜的沖擊,已經完全失守,近日韓媒稱中國泡菜攻陷韓國,在韓國國內引起極大的討論。據統計去年韓國泡菜的貿易逆差為5千萬美元,其中中國泡菜占進口泡菜份額99%。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中國泡菜攻陷韓國市場
韓國人餐桌上必備的泡菜也多是“中國造”。韓國媒體稱,物美價廉的中國泡菜攻陷韓國市場,占其進口泡菜份額99%,去年韓國的泡菜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
韓國海關當天發布貿易統計顯示,去年韓國泡菜的貿易逆差為4728.5萬美元(約3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1%,創下海關自2000年進行相關統計以來的新高。
同時,韓國泡菜進出口重量的差距也創下紀錄。去年韓國進口泡菜27.56萬噸,是出口量(2.43萬噸)的十倍。在進口泡菜中,中國生產的泡菜占比高達99%。
據報道,2000年,韓國泡菜仍保持7864.5萬美元的貿易順差。隨著價格低廉的中國產泡菜大舉進入韓國,貿易順差規模逐漸縮小,并于2006年由貿易順差轉向貿易逆差。雖然在2009年,受中國“毒奶粉”事件影響,韓國進口中國泡菜規模出現銳減,但次年韓國再度擴大進口,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對于中國泡菜攻陷韓國,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最近發布的報告稱,韓國各餐廳普遍使用的是中國產泡菜,因此泡菜的進口規模逐漸高于出口規模。過去10年,韓國進口泡菜由2007年的21.89萬噸增至2017年的27.56萬噸。此外,韓國國產泡菜的出口價(以2016年為準)為每公斤3.36美元,而進口單價僅為每公斤0.5美元。
分析認為,日本是韓國泡菜最大的出口對象國。但隨著日元貶值、國內經濟疲軟和人口減少等,日本的泡菜消費量也減少,成為韓國泡菜出口持續低迷的主要原因。
不難看出,中國泡菜只在國際貿易市場上攻陷了韓國,而且靠的是低價競爭以及貿易政策保護。而在泡菜文化領域,中國泡菜文化對韓國泡菜的影響與難達到“攻陷”的級別。相形之下,中國泡菜輸出的只是低廉價格的泡菜實體,而泡菜文化輸出并非靠貿易戰的勝利做為較早標識。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市場只是成了為韓國提供廉價泡菜的菜園子,而非傳播中國本土泡菜文化的布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