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國務院常務會議共推出四項舉措,分別從房源、公租房貨幣化補貼、稅收優惠以及市場規范方面,給予住房租賃市場支持。
一、發展住房租賃企業,支持利用已建成住房或新建住房開展租賃業務。鼓勵個人依法出租自有住房。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
二、推進公租房貨幣化,***對保障對象通過市場租房給予補貼。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生和青年醫生、教師等專業技術人員,凡符合條件的應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
三、完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增加租賃住房用地供應。
四、強化監管,推行統一的租房合同示范文本,規范中介服務,穩定租賃關系,保護承租人合法權益。
看不太懂這些和您有啥關系?別著急,這就帶您梳理“住房租賃新政”的三大好處!
1您租房子,***還給錢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推進公租房貨幣化,***對保障對象通過市場租房給予補貼。
具體怎么補貼呢?我國住房保障有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兩種方式。
此前多以實物保障為主,也就是受補貼者所有的住房支出都是由***來承擔,他只需要將自己的物品搬入相應的房屋即可。以后隨著住房供求關系緩和以及住房租賃市場的一定發展,開始向貨幣補貼轉變。
貨幣補貼是國外住房保障的主流,***不參與配租,直接把錢發到受補貼人,也就是“不補磚頭補人頭”。這樣既提高了資金利用率,而且與需要籌集大量建設資金的實物配租模式相比,貨幣化補貼模式***僅需要支付一定數額的租賃補貼,相同資金所產生的保障覆蓋面可以極大地增加,針對性地減輕租戶的負擔,從而在需求側推進城鎮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