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資金是如今廣大職工日后生活的一個保障,尤其是對于很多身處底層的工人來說。近日唐山開平區,發生了一件煤炭工人社保資金被侵吞的事件,據了解,這些工人在2011年補交了幾萬元的社保資金,最后卻憑空消失,這是怎么回事?下文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工人社保資金被侵吞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年來,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擁有中國靠前家現代化煤礦的唐山也開始了轉型之路,小煤礦紛紛關閉。2011年,為解決煤礦關閉后部分無社保職工的養老問題,河北省人社廳下發文件明確,為了彌補歷史遺留問題,退休人員可以一次性補繳15年的保險金,退休后可以享受養老保險。
隨后,唐山開平區的部分煤礦工人從行業主管部門——開平區安監局陸續得到消息,一次性繳納4萬多元就可以在退休年齡享受養老保險,到退休年齡可以領取社保之前,還能拿到每個月200多元的“生活費”。但幾年后,參保職工發現,“養老保險”出問題了,自己繳納的幾萬元社保資金被侵吞,錢根本沒進社保部門的賬戶,那么錢去哪兒了?
開平區煤礦工人趙女士所在的企業由于多年來幾輪承包、買賣,2011年關停時已經沒有多少工人。眼看著自己馬上要到退休年齡,她一直期盼著能像其他同齡人那樣有一份養老保險,在自己干不動之后依舊得到保障。
在河北省人社廳下發文件后,趙女士和她的工友們從開平區安監局得到消息,他們期盼多年的養老保險終于來了。趙女士認為:“我們年輕時都在煤礦上過班,把青春、勞動能力都貢獻在那了,所以現在補繳15年養老保險,自己掏腰包,以后(享受)相應的國家待遇,這也挺符合法律的。”
不過與傳統繳納養老保險不同,開平區煤礦的工人們都要通過中間人向開平區安監局繳納,有時名額還會受到限制,這時候工人們還得托托關系。
隨著時間推移,看到其他工友們已經可以領取養老保險金,許多工人都在后悔,自己行動晚了。
在2014年,好不容易托人、找關系繳納養老保險的工人們發現自己的養老金發放斷斷續續,到了2016年徹底停掉了。王先生告訴記者,繳納之后第二個月開始發“生活費”,一個月225元,一直發到2014年11月,不知什么原因就停發了,“2016年2月份開始,有人到***反映情況,之后發了2-5月這4個月的,到了6月份又停發了。7月份又發了1個月,之后一直停到現在。”
養老保險發放怎么還能斷斷續續的?發現問題的工人們告訴記者,他們當年把錢交給了開平區安監局,拿到的也是蓋有安監局公章的收據,負責給他們**業務的主要是安監局分管工作的副局長孫繼剛。面對社保資金被侵吞,他們始終都想不通,錢“交給國家”了,怎么能出問題呢?
補交幾萬元保險金只換來收據
原來,這些把錢交給安監局的工人們沒有拿到任何社保部門開具的證明,得到所謂“社保金”的渠道,也只是開一張銀行卡,之后從孫繼剛的個人賬戶給他們打款。事發后,2017年孫繼剛和一名財會人員被捕,正面臨著檢察機關的公訴。工人們想問開平區要個說法,在安監局里辦的業務,蓋的也是安監局的公章,錢到底去哪兒了?
趙女士說:“入上社保的人也在問,為什么不給勞保本?但人家也開著支呢,就忽視了,想著能老有所依,(副區長)黃輝說2015年就查過孫繼剛的賬,也沒查出什么來。”
開平區安監局副局長馬鳳林接受了采訪,不過他表示,自己是最近調過來的,之前的副局長已經被抓,等待法庭的判決,他自己并不了解情況。
馬鳳林告訴記者,孫繼剛作為副局長,于2017年6月被捕,但他也無法解釋,2015年、2016年兩次社保被停,早已有大量群眾反映過問題,為什么到2017年孫繼剛才被逮捕,且直到現在都沒給群眾一個說法。
馬鳳林副局長無法回答群眾反映的問題,記者又多次與開平區宣傳部門聯系,要求找一位“了解情況”的人溝通此事,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