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品種概況
1、大豆種植歷史
大豆屬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別名黃豆。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已有4700多年種植大豆的歷史。歐美各國栽培大豆的歷史很短,大約在19世紀后期才從我國傳去。本世紀30年代,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國。
2、大豆種植季節及方式
從種植季節看,大豆主要分為春播、夏播。春播大豆一般在4-5月播種,9-10月收獲。東北地區及內蒙古等地區均種植一年一季的春播大豆。夏播多為小麥收獲后的6月份播種,9-10月份收獲,黃淮海地區種植夏播大豆居多。從種植方式看,東北、內蒙古等大豆主產區,種植方式一般以大田單一種植為主;而其他地區,則多與玉米、花生等作物間作種植。
3、大豆分類
根據種皮的顏色和粒形,大豆可分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色大豆、飼料豆(秣食豆)五類。黃大豆的種皮為黃色,臍色為黃褐、淡褐、深褐、黑色或其它顏色,粒形一般為圓形、橢圓形或扁圓形。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合約的標的物是黃大豆。
4、大豆期貨
2002年3月,由于國家轉基因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進口大豆暫時無法參與期貨交割,為此,大商所對大豆合約進行拆分,把合約拆分為以食用品質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1號期貨合約和以榨油品質轉基因、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
隨著我國榨油業發展迅速,榨油用大豆已成為我國大豆市場的主流品種,其生產、流通和加工都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的主要特點是以含油率(粗脂肪含量)為核心定等指標,它將滿足榨油相關企業保值避險的需求,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大豆壓榨、貿易企業積極參與期貨套期保值,有效回避大豆采購和國際貿易中的價格風險,極大地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的穩定性。
二、大豆的分類
大豆按種皮的顏色和粒形分五類:
1、黃大豆:種皮為黃色。按粒形又分東北黃大豆和一般黃大豆兩類。
2、青大豆:種皮為青色。
3、黑大色:種皮為黑色。
4、其它色大豆:種皮為褐色、棕色、赤色等單一顏色大豆。
5、飼料豆(秣食豆)
三、大豆的用途
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糧油兼用農產品,既能食用,又可用于榨油。
1、食品用途
大豆是一種優質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資源,它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的組成比例非常接近于肉類食品。大豆的蛋白質含量為35%-45%,比禾谷類作物高6-7倍。氨基酸組成平衡而又合理,尤其富含8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大豆制品如豆腐、千張、豆瓣醬、豆腐乳、醬油、豆豉等,食味鮮美,營養豐富,是東亞國家的傳統副食品。聯合國糧農組織極力主張發展大豆食品,以解決發展中國家蛋白質資源不足的現狀。
2、油料用途
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餅粕的提供者。每1噸大豆可以制出大約0.2噸的豆油和0.8噸的豆柏。用大豆制取的豆油,油質好,營養價值高,是一種主要食用植物油。作為大豆榨油的副產品,豆粕主要用于補充喂養家禽、豬、牛等的蛋白質,少部分用在釀造及醫藥工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