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證指數從5261點跌至1820點,以65.4%的跌幅創下最大的年跌幅,同期香港恒生指數跌幅47.7%,美國道瓊斯指數跌幅34.6%。2008年的股市呈現單邊下跌態勢,致使股市下跌的核心因素是宏觀經濟惡化、上市公司業績下滑,但是細分到2008年各個月份,不同時期的大跌卻各有不同的觸發因素:
1、1-3月:跌幅分別是16.7%、0.8%和20.1%,上證指數跌至3473點。這段時間的下跌,一方面是因為前期漲幅過大,股市自身有回調需要。同時因為CPI指數在雪災因素下創下新高,***治理通貨膨脹的手段日漸嚴厲,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呈現擴散趨勢,這些都給中國股市帶來陰影;
2、4-5月:上證指數分別上漲6.35%和下跌7%,這兩個月呈現橫盤整理的態勢,一方面是前期跌幅過快,***跌能量暫時得以釋放。同時,市場的焦點轉移到***的“***”,期待大跌之后的股市能夠引起***的充分重視,出臺實質性利好。不過可惜的是,在關于***的爭論中,管理層一直保持沉默的態度,這使得脆弱的市場再度失守;
3、6-8月:股指分別下跌20.3%、上漲1.5%和下跌13.6%,上證指數收于2397點;
4、9月份之后,國際金融危機迅速惡化,雷曼兄弟破產、冰島危機等壞消息接踵而至,在內外危機沖擊下,管理層終于打破沉默,在9月18日開始***,出臺了印花稅單邊征收等利好。但在國際經濟形勢的沖擊下,微薄的利好很快被***者的悲觀情緒所取代;
5、9月和10月的跌幅分別為4.3%和24.6%,尤其是10月份,創下了年內最大單月跌幅,并且一度跌至1664點新低;
6、11月10日,國務院出臺了4萬億拉動內需的計劃,股市也在4萬億的***下止住繼續下跌的步伐,最后兩個月分別上漲8.2%和下跌2.7%,最終收于1820點。
1、關聯性:一是區域上的關聯性,一些主要股市發性股災,將會導致區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二是經濟鏈條上的關聯性,股災會加劇金融、經濟危機;
2、不確定性:股災會加劇經濟蕭條,工商類的企業破產倒閉,也間接波及銀行,使銀行不良資產增加;股災表現為股票市值劇減,使注***市的很大一部分資金化為烏有;在股市國際化的國家和地區,股災致使股市***機會減少,會促使資金外流,引發貨幣貶值,也沖擊著金融市場;
3、破壞性:一次股災給人類造成的經濟上的損失,遠遠超過火災、洪災或強烈地震的經濟損失。股市***摧毀的不是百萬富翁、證券公司和銀行,而是影響一個國家甚至世界的經濟,使股市失去所有功能;
4、突發性:每一次股災,幾乎都會有一個突發性大跌階段。
1、開啟定投:基金定投是定時定額的買入基金,基金定投一般在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基金下跌時定投***者的成本會越來越低,當市場行情轉好時,***者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2、購買債券基金:債券基金主要***的是一籃子債券,而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呈負相關,一般股票市場比較差時,債券基金都會有不錯的表現;
3、分批購買:***者可以先減倉一部分,后續根據行情再進行加倉,比如基金下跌10%加倉一次,再次下跌10%再加倉一次,以此類推。
造成股價上漲和下跌的直接原因取決于是不是有資產炒作,而資產是不是想要炒作這只股票,遭受公司的股票基本面、技術面和股票消息的影響。
1、股票基本面:上市公司的銷售業績平穩、高回報、高分紅、經營情況都很好的時候,便會有大批量的資產買入,買的人比較多當然能促進股價上漲。而一些業績差而且收益率不高的公司資金凈流入少,股價就難以上漲;
2、股票消息:通常利好信息頒布時有益于股價上漲;而利空消息可能造成股價下跌。普遍的利好信息有回購、銷售業績暴漲、資產重組、股東增持、突發性概念或主題等;普遍的利空消息有股東減持、銷售業績虧本、限售股解禁等;
3、技術面:當一個公司股票基本面一般、沒有信息***時,資產便會從技術面選擇股票,通常會在底邊的時候吸籌,隨后將股價拉漲后再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