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買重疾險,怕這里不賠,那里也不賠,因為重疾險實在是條款太多,專業性太強了,今日為大家整理了重疾險靠前坑,以及來教小伙伴們怎么樣挑選一款合適的重疾險。
重疾險靠前坑整理:
1、疾病種類并非越多越好:重疾險法定的28類重疾+3類輕癥,已經是重疾發病率最高的種類了,其余疾病并沒有統一標準,很多沖著疾病種類范圍多就去選擇,這是購買重疾險靠前坑之一的問題;
2、輕癥有隱形分組:主流重疾險產品都覆蓋了輕癥保障,且目前的輕癥責任都是不分組多次賠付,但是實際上疾病之間是有重疊的,比如說“輕度聽力受損”、“單耳失聰”和“人工耳蝸植入術””三賠一等;
3、疾病定義嚴格:以輕癥種類為例,除了法定的3類,其他疾病都是保險公司自行定義,以高發的輕癥慢性腎功能障礙來說,達到標準后90天能賠,是較為寬松的狀態,但絕大多數產品要180天才能賠付;
4、保額越高越好:雖然買保險就是買保額,此話不假,但是重疾保額太高,保費支出每年超過年收入的10%,是不理智的,一般是購買重疾保額是年收入的3-5倍,因此提起重疾險靠前坑,這也是大家很容易走進的誤區;
5、不是確診就賠:除了輕癥和中癥,28類重疾是行業內統一標準,但是只有惡性腫瘤確診即賠,其他不是,不是要達到某種條件,就是要開膛破腹才能賠付;
6、消費型重疾險價格低:提起重疾險靠前坑,消費型重疾險價格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是30歲男性保30年的消費型重疾險投保,60歲就結束了,而重疾的高發年齡組別是40-70歲;
7、十八歲以下孩子投保:對于重疾險靠前坑中,線下保險的少兒重疾險,通常是針對18歲以下的孩子身故保障符合規定,但是由于這類保險自帶重疾險+終身壽險形式,保費上會貴上很多;
8、返本類型重疾險產品:很多大齡人群喜歡買返本類型重疾險,固定年齡返本,重疾繼續,同樣的條件下,比起儲蓄型重疾險價格高2倍,比起消費型重疾險價格高3倍多,這樣其實是并不劃算的,重疾險的本質就是最少的錢撬動最高的保障;
9、有保額限制:對于中老年人買重疾險,保險公司通常都會有保額限制,尤其是互聯網重疾險,這也屬于重疾險靠前坑之一,很多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重疾保額只有10萬,在大病面前,這樣的保額杯水車薪;
10、多次賠付型重疾險不能亂選:邏輯上而言,多次賠付型重疾險是好于單次賠付型重疾險的,但是不能亂選,要選擇不分組多次賠付型重疾險,或者癌癥單獨分一組的多次賠付型重疾險才更科學,畢竟如果癌癥和其他高發疾病放一組,癌癥賠付完畢后,引發了其他高發重疾,就賠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