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減少我國國民的看病成本,我國實施了醫療保險制度,醫保的繳納人可以在看病的時候對于所花費的治療費用進行報銷,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醫保目錄的藥品的購買的時候還能夠使用醫保個人賬戶進行費用支付,繳納醫保的好處還是很多的,但是醫保繳納是有相應的年限要求的,那么醫療保險需要交多少年?我們會在下文為您進行說明和介紹。
醫療保險需要交多少年實際上取決于參保人所在地區的醫保管理要求,我國醫保是由各個統籌地區根據當地的醫療條件、經濟發展狀況還有物價水平進行相應的規定的,有的地區要求男性繳納醫保至少要達到25年,女性繳納醫保至少要達到20年,而有的地區要求男性繳納醫保至少要達到30年,女性繳納醫保至少要達到25年,不過不管各個地區的醫保繳納年限需要達到多少,每個醫保參保人的實際繳納年限一定需要滿足十五年。
醫保繳納年限包含了實際繳納年限和視同繳納年限,視同繳納年限指的是在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推行之前,該參保人的相應合法工齡,比如說某地是1999年才進行了職工醫保制度的推行,女性職工賈某在之前已經在單位進行了10年的工作,該地區后續的醫保管理制度要求女性醫保繳納年限需要達到至少25年,那么賈某在1999年之后還需要實際繳納15年,就可以達到相應的繳納年限要求,在退休之后享受到終身醫保的待遇,不過假如女性職工劉某也和賈某是同一個地區的醫保參保人,在醫保制度推行之前已經進行了15年的工作,由于醫保繳納年限要求至少要有15年的實際繳納年限,那么劉某原先15年的工齡只有10年可以算作是醫保視同繳納年限,也就是說在醫保制度推行之后,劉某還需要繳納15年的職工醫保,才可以在退休之后享受到職工醫保退休待遇。
我國醫療保險主要包括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按年進行繳納的,雖然每年的繳納標準都在提高,但是整體費用并不需要很多,繳納一年,該參保人就可以享受到一年的醫療優惠,同時為了更好地降低我國農民參保人的醫療成本,還進行了新農合的推行,只不過由于相應的宣傳還不夠到位,地區的發展還不平衡等等原因,新農合的推行和建設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可以使得以城鄉居民身份參與繳納的參保人獲得還不錯的保障,是我國城鄉建設的重要一環。
職工醫療保險是用人單位在職工入職的時候為其進行繳納的社保的一部分,職工醫保也在不斷地完善和改革,目前我國職工醫保正在不斷推進門診共濟,提高醫保報銷的相應比例,促進醫保卡的異地支付功能的建設,完善醫保的全國聯網,以幫助參保人享受到更多的優惠。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