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個人綜合評分是什么?每次申卡被拒。都會收到“個人綜合評分”的短信通知,仿佛這個“個人綜合評分”是一個多功能的名詞,能解釋一切信用卡申請失敗的各種問題。那么這個個人綜合評分究竟是什么呢?請看本站信用卡小編介紹:
究竟什么是“個人綜合評分”,為什么工作人員總是用它作為說辭卻又無發提供合理的解釋呢?
答案即將揭曉!
所謂“個人綜合評分”就是根據每位客戶各項情況進行評定并最終得出的一個總評分值(是不是說了跟沒說一樣,別急,還有詳細的)。這個評分包含的范圍非常廣,它包括了:個人信用度、經濟能力,家庭及事業的穩定性、個人發展前景、背景、對銀行的貢獻值等等······而且每家銀行的評判點是不同的,同時所受理業務的不同,每項評分所占的權重也有所不同。
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我舉幾個栗子:
現在來說說單項的評分是怎么出來的,打比方:玉思聰和作者我在同一個澡堂,兩個人都赤身果體,身上啥值錢的東西都沒帶,這時候玉思聰雖然和我一樣身無分文,但他在背景方面的評分明顯比我高;這時候澡堂里進來一個和我一樣無身份無背景的普通人,他和作者一樣月收入20元,但他會少林72絕技,而我除了吃飯睡覺什么都不會,這時候他在能力上的評分就高于我;再后來又進來一個人,他和我一樣什么都不會,但他是個單身,而我有老婆有孩子,于是在家庭穩定性方面我完虐他···
但是有人就提出質疑了,他和他的同事收入一樣,能力一樣,資產一樣,老婆一樣(此處小編不解釋哈)為什么他的信用卡額度5萬元,而自己的信用卡審核不通過???這就涉及到了個人綜合評分!
再打比方:A、B兩個同樣擁有1000萬資產的人,A是靠中彩票得來的,B則是通過創業***掙來的,很顯然雖然他們資產相同,但B較A更有發展潛力,所以B在個人發展潛力這項評分肯定會比A高;但后來銀行發現,A雖然沒啥能力,但他爹是某知名企業的董事長,只是資產和權力未轉移到其名下,于是A在背景方面反超了B;后來銀行經過調查,發現A之前有很多銀行壞賬,他爹的公司雖然很龐大但卻有一大堆負債拖欠未還,于是在個人信用上B的評分又追上來了。經過了這么跌宕起伏的劇情,得出結論:無論從還款能力和發展前景而言,B都比A出色的/卓越的/優異的/杰出的,而A雖然有1000萬資產,但既無能力又不講信用,于是B的綜合評分就比A高。
打了這么久比方,那么綜合評分到底包含哪些具體內容,銀行又主要測評哪些方面呢?
首先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銀行主要看中的是:個人信用(信用要好)、財力(有錢)、工作性質(工作穩定)、家庭情況(最好已經成家立業)、負債情況(別辦太多銀行的信用卡)、資料有效性(假的資料你糊弄誰?)等。
而在額度調整方面,銀行主要看中的除了申辦信用卡時的那些內容外,還看中你對銀行的貢獻值(多去費率高的****商戶消費),你的用卡頻率(刷卡多多益善),還款能力(別老忘記還款或總還最低還款)等。
而在刷卡限制方面,銀行主要考慮:商戶性質(那些套現嫌疑的商戶還是別去了)、消費金額(刷太多怕你還不起)、消費筆數(每天刷那么多次卡銀行會懷疑你是不是被盜刷的!)等。
好啦,現在對個人綜合評分是不是已經有所了解了呢?
恩,那么小編繼續說下為什么銀行不把你具體是哪一項評分不足告訴你:
1、測評過程太復雜,難以解釋,而且很多客戶的綜合評分并不是因為單項分數而決定其綜合評分高低的;
2、為了保障低評分客戶的尊嚴,試想一下銀行如果告知辦卡或者調額失敗是因為你沒錢、沒房、沒車、沒能力那你多尷尬,還不***一句“個人綜合評分不足本次審核暫未核準”來的痛快;
3、保留自己作為一個企業的商業隱私。
所以,請不要太過多的在意為什么銀行妹子老是告知個人綜合評分不足卻又不向你解釋清楚這件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