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表手表主要分為機械表、石英表,石英表的英文是quartzwatch。將石英晶體運用在鐘表上是一種現代的發明。靠前只石英表在1969年首度出現。在這一年,日本的精工公司發現了如何將石英制成音叉的方法。石英表如何運作和音叉會循某種規律振動一樣,當石英晶體受到電池電力影響時,它也會產生規律的振動。
石英晶體每秒的振動次數高達32768次,我們可以設計簡易的電路來計算它振動的次數,當它數到32768次時,電路會傳出訊息,讓秒針往前走一秒。因為石英的振動相當規律,即使是便宜的石英表,一天之內的誤差率也不會超過1秒。大量生產石英晶體的應用使得手表可以大量生產,不但生產速度比以前快很多,價格也隨之下降。每年約可制造5億只手表,足以供應全球使用。石英表也可叫做「水晶振動式電子表」,因為它是利用水晶片的「發振現象」。當水晶接受到外部的加力電壓,就會有變形及伸縮的性質,相反,若壓縮水晶,便會使水晶兩端產生電力;這樣的性質在很多結晶體上也可見到,稱為「壓電效果」。
石英表就是利用周期性持續「發振」的水晶,為我們帶來準確的時間。首先,將石英表內的水晶片上加電,水晶便會以32768赫茲的周波數,正確地振動;然后必須將此頻率化成1Hz(電流一秒間的一次變化)的信號電流周波數。再增加些信號的幅度(由于因振動而產生的電流甚弱),跟著些信號電流再發動轉子齒輪,表上的秒針便會隨之發動,之后分針,時針的跳動則關乎于機械結構上的原理,如:秒針跳動60下,分針便會跳一下所有石英表都裝有一粒電池。它為一塊集成電路和一個石英諧振器提供能量,每秒振動327678次。還有比這更快的。集成電路是表的大腦”。它控制著石英諧振器的振動,并起著分頻器的作用。32768次振動被對半分割15次,以達到每秒產生一次脈沖。有了一秒釧這個時間的原材料”,就能驅動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