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龍記》中,拋開張三豐、張無忌這樣的絕世高手不談,在形成中原名門大派戰力核心的人員當中,除了少林派四大神僧,就是武當七俠了。
武當七俠,各有千秋,他們七人當中,誰是七俠第一人呢?要比較武當七俠的武功,自然是要看他們最強戰力的對比。
在這其中,俞岱巖早年就受傷了,那時候雖然武功已經很不弱的。但是終究不可能比得了大師兄宋遠橋和二師兄俞蓮舟。
張松溪,以智慧見長,武功并不是長項,所以可以排除。張翠山天賦極高,同年齡的情況下,應該是武當七俠當中武功最高的。
就算是被金毛獅王謝遜擄掠到了冰火島,十年當中,也感覺自己的內功和謝遜拉近了不少。而長期受到張三豐教導的其余人,自然進展更大。
張翠山三十來歲就自盡身亡,這個時候,他的武功不可能高于后來得到太極心法的其余武當弟子。
莫聲谷,他雖然被殷梨亭稱為經常修煉其他門派武學,但一是他年齡最小且是師兄代傳武功,二是在光明頂一役當中,正面用劍敗給了已經內力消耗極大的白眉鷹王殷天正。
還在陳友諒這個二流高手的幫襯下,被宋遠橋兒子宋青書重傷身亡,足以說明,莫聲谷的武功不可能是七俠之首。
殷梨亭的武功雖然比以上這幾人都要高,在光明頂一役當中,也有出色的發揮,但是,后來在少林寺一役當中,他使用的太極拳明顯功力不如俞蓮舟。
從這一點看,競爭只能在宋遠橋和俞蓮舟之間產生。
俞蓮舟一直是呼聲最高的,因為在張翠山一家從冰火島返回的時候,他談到武當諸俠,說自己對于本門功夫用功最勤。張無忌立馬就知道,他是在說自己的武功最高,而俞蓮舟并沒有否認。
按說,以武當七俠之間兄弟的感情和謙虛程度,俞蓮舟這句話不會是虛言。但是,從之后的表現來看,俞蓮舟的武功就算不次于宋遠橋,也未必比宋遠橋更高。
在光明頂之戰當中,宋遠橋大戰白眉鷹王殷天正,最后因為雙方沒有比拼內力而握手言和。
而從殷天正對于宋遠橋的重視程度,可以看出,這個武當首徒的實力不次于自己。
而宋遠橋則認為,自己已經得到張三豐真傳的六七成,盡管這個六七成難以具體量化。但足以說明,他對于武當功夫的理解最深,這個最深當中,自然是超過了俞蓮舟的。
而且,武當武學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武當內功越到后來進境越快。宋遠橋40歲的時候,在張翠山的眼中是完全不敵謝遜的;等到50歲的時候,就說已經和謝遜差不了多少了;等到60歲左右的時候,更加不遜于殷天正和謝遜了。
而宋遠橋的年齡,自然比俞蓮舟大上幾歲,內功越到后來優勢就越大。宋遠橋雖然不是張三豐這種神人,但是,因為武當武學的特點,即便年近百歲,修為也是隨之遞增的,更何況,宋遠橋對于武當武學的理解,也不可能次于俞蓮舟。
說起來,可能是俞蓮舟的實戰經驗更多,所以自認為實力最強。而實際上俞蓮舟也未必會想到和大師兄相比,他主要是針對那幾個師弟所說的。
而從涵養功夫來看,俞蓮舟盡管謙虛謹慎,但是這方面還是不如宋遠橋的。
在宋遠橋的眼中,就算是俞蓮舟,也不應該和自己比較武功,他畢竟是大師兄,武功都不如師弟,豈不是對不住師父張三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