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的貼合實際,社保不管在城鎮還是農村都有不同的政策規定,今天我們要來說說有關農村社保的相關內容,究竟農村社保如何**?農村社保每年交多少錢?農村養老保險要交多少年?2018農村社保補繳內容有哪些?下面我們一一來解答。
農村社保,即是農村社會保險,包括農村養老保險與農村醫療保險,是由***組織引導,采取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
必須是年滿十六周歲以上且未滿六十周歲的農村戶口人員;鄉鎮企業可以統一為從業人口管理;參保人需在戶口所在地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自愿申請參加養老保險,并繳費保險費用;申請時準備好身份證、戶口簿、申領表等相關資料。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也調整為12個檔次,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要求省(區、市)人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并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備案。
在個人繳費上,今后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省(區、市)人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準原則上不超過當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
根據國發〔2009〕32號規定,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于15年。
員工到達退休年齡,沒有養老保險的,可以一次***滿15年的養老保險以后再**退休手續,享受退休以后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
國家出臺補繳養老保險費新政策,對未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人員及中斷繳費企業和人員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做出明確規定,為各類人員補繳以前中斷期間的養老保險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提供了政策依據。
補繳范圍:
這次享受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優惠政策的,包括未參保企業和人員及中斷繳費的企業和人員。不包括按規定核定了繳費基數但有歷史欠費的企業和人員,對已核定過繳費基數的歷史欠費的滯納金,仍由地稅部門按規定確定和征收。
關于未參保單位和人員補繳
實行個人繳費后,未核定過繳費基數、未繳費人員為未參保人員;單位一直未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參保登記,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為未參保單位。
關于中斷繳費人員補繳
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后,核定過繳費基數,也曾繳費,后因各種原因不再申報繳費基數,也不再繳費的,為中斷繳費企業和人員。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有關農村社保的相關內容,更多詳情可在本網站查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