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步,撥打社保熱線12333**口頭掛失,這樣做可以防止醫保賬戶被盜刷。
如果是金融社保卡,還要記得給銀行打電話掛失。
?
第二步,正式掛失并補辦。
直接帶上身份證,去社保機構或銀行補辦,一般7-15個工作日就能辦好。
現在有些城市也可以在網上在線掛失和補辦,比如社保機構的官網或者支付寶,而且還可以把新卡給你快遞到家。
?
而且社保卡補辦期間,如果想去看病的話,只要拿著補卡機構提供的領卡證明,就能充當臨時醫保卡去報銷。不過,也有的地方需要自己先墊錢,等拿到新卡后再去醫院報銷。
現如今很多人都知道社保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也知道社保是為給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所以很多人都會繳納社保,在繳納完社保以后,工作人員都會給予一張社保卡,社保卡的用處是非常廣泛的,可以說關系到社保的個個方面,所以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社保卡。當然也有人難免會將社保丟失,丟失就要補辦,現在我們就來介紹社保卡補辦流程。
社保卡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障卡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IC)卡。
社會保障卡從持卡人類型來看,可以分為兩類,即: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我國勞動保障部有關卡規劃和規范的重點為社會保障(個人)卡,各地區實際發放的也多集中于個人卡,所以我們所說的社會保障卡,就是指社會保障(個人)卡。
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向申領網點預約或直接前往街道(鎮)社會保障卡申領服務網點申請**社會保障卡(包括學籍卡)。申領時需攜帶身份證、戶口簿、申領表(集體戶口市民需要攜帶戶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等相關資料。
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需要符合當地醫保的規定,怎么使用具體如下:
1.醫保分兩個帳戶,個人帳戶,體現在醫保卡內的錢,可以用來在定點藥店買藥,門診費用的支付和住院費用中個人自付部分的支付;統籌帳戶,由醫保中心管理,參保人員發生符合當地醫保報銷的費用由統籌帳戶支付。
2.在就醫的時候,向定點醫院出示醫保卡證明參保身份,在結帳的時候,該個人自付的部分由自己用醫保卡或者現金支付,該醫保報銷的部分由醫保和醫院結算,個人不需要先支付再報銷。
3.關于1000塊的自付金,我的理解是起付線,也就是說住院發生的費用要由參保人先支付1000,超過1000以后的部分,再根據當地醫保的報銷比例來報銷。
4.關于門診,不是所有地方的醫保都可以報銷,比如北京規定,當年門診費用累計超過2000后,再發生的門診費用才可以得到50%的報銷,卡內的錢可以支付的話就用卡支付,沒有的話用現金,可以報銷門診了一般是同住院那樣報銷,不可以的話,去哪也是報不了的。
社會保障卡卡面和卡內均記載持卡人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號碼等基本信息,卡內標識了持卡人的個人狀態(就業、失業、退休等),可以記錄持卡人社會保險繳費情況、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信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信息、職業資格和技能、就業經歷、工傷及職業病傷殘程度等。社會保障卡是勞動者在勞動保障領域辦事的電子憑證。持卡人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結算;可以憑卡**養老保險事務;可以憑卡到相關部門**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可以憑卡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等。此外,社會保障卡還是握在勞動者手中開啟與系統聯絡之門的鑰匙,憑借這把鑰匙,持卡人可以上網查詢信息,將來還可以在網上**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
本人身份證及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1張(A4)。
2張1寸白底、深色衣服沖洗的彩色免冠照片。
戶口本原件及戶口本首頁、本人頁、變更頁復印件各一張(A4)。
到本市相關聯銀行(憑本人18位身份證去銀行**),在借記卡中存入足額的養老、失業、醫療保險金。
**流程: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員均需申領社會保障卡,可由本人或單位**機構到所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辦領取社會保障卡。
注:參保人員需憑有效身份證和符合二代身份證標準的像片或相關電子文檔進行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