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2日,百行征信有限公司已正式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獲得個人征信機構設立許可。8家民間征信公司分別持股8%,個人征信牌照有效期至2021年1月31日。
從已公布的信息上來看,百行征信大股東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持股36%,注冊資本達人民幣10億元。
介紹閱讀:百行征信股東-8家民間征信公司科普資料
一、百行征信到底是干嘛的?
百行征信主要是針對除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網絡借貸等領域開展的個人征信活動。
以前除了銀行征信是金融機構之間共享的以外,其他民間機構之間都是處于信息孤島的狀態,不利于查詢借款人的誠信行為。
舉個例子,比如借款人小李,在A平臺借錢,并按時還款,屬于A平臺的優質用戶;同時他在B平臺也借過錢,但是已逾期400天,他的芝麻信用有700多分。由于逾期記錄,那么銀行也不能查到這筆記錄,小李去銀行借款也可能會借到錢。
造成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平臺對用戶的信用信息掌握情況不一樣,也不知道用戶在彼此平臺間的信用狀況。成立百行征信后,央行就可以把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碎片信息進行整合,描繪出精準的用戶畫像,覆蓋面更廣。
點擊閱讀:百行征信查詢入口在哪里?
二、百行征信有什么用?
百行征信成立后,各大平臺都可以加入,不同機構都可以互相查看用戶的信貸記錄,如果用戶一旦出現過逾期,那么一些平臺將不會再向改用戶提供借款,杜絕老賴的出現。
將來百行征信和央行征信共享的話,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也可以查看借款人在百行征信的信用數據。一旦有逾期,銀行在提供貸款的時候也會多個參考。
由于百行征信剛剛成立,一些業務還未展開,早期可能還是內部成員之間的信息共享。相信隨著政策的完善和監管的發展,百行征信和央行征信的信用數據必然也會有互聯互通的那一天。
延伸閱讀:百行征信可以查哪些內容?顯示哪些信息?
{#ChannelA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