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工齡退休后可以領到多少錢主要取決于當地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以及個人繳費水平。
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在計算養老金待遇水平的過程中,養老金計發基數、個人繳費水平、繳費年限都是影響養老金待遇水平的重要因素。養老金計發基數是由當地上一年的在崗平均工資決定的,因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所以各地區的養老金計發基數也存在差異。個人繳費水平指的是在當地養老金計發基數的60%—300%之間自主選擇繳費檔次進行繳費,個人月平均工資越高選擇的繳費檔次也就越高,可以領到的退休金也就越多。工齡35年,假設是在2024年辦理退休手續,那么35年工齡還含有7年的視同繳費年限,所以在計算養老金的時候還要加上過渡性養老金。舉個例子:上海市2024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是12183,如果分別按照60%和100%繳納養老保險,工齡35年,在60歲的時候辦理退休手續,那么退休后每個月可以領到的退休金分別是:
按60%繳費:
基礎養老金=(12183+12183×60%)÷2×35×1%=3411
個人賬戶養老金=12183×60%×8%×12×35÷139=1767
過渡性養老金=12183×60%×7×1.3%=665
每個月可以領到的退休金是3411+1767+665=5843元
按100%繳費:
基礎養老金=(12183+12183)÷2×35×1%=4246
個人賬戶養老金=12183×8%×12×35÷139=2945
過渡性養老金=12183×7×1.3%=1109
每個月可以領到的退休金是4246+2945+1109=8300元
通過計算可以看出個人繳費水平越高,退休后可以領到的養老金也越多。所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應該要盡量提高自己的繳費水平,以獲得更高的養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