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十周年之際,9月19日,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聯合舉辦“十年奮進路啟航新征程——上海銀行業保險業自貿十周年”新聞通氣會。
2013年9月,中國靠前個自貿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浦東揭牌。十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持續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發揮了制度創新的“頭雁”效應,發展成為新政策、新機制的標準“試驗田”。十年來,銀行保險機構不斷在區內集聚發展。截至2023年6月末,上海自貿區內銀行業機構數量達588家,保險業機構數量達135家。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鑫澤在會上表示,監管引領上海銀行業保險業支持上海自貿區建設的經驗成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建立自貿區金融監管制度體系。二是聚焦改革創新,不斷提升自貿區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三是釋放溢出效應,持續推動上海自貿區與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聯動。下一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將指導上海銀行業保險業全面貫徹黨的二靠前精神,為實施自貿區提升戰略注入新動能、新優勢。
作為上海銀行業和保險業的行業自律組織,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和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積極發揮行業引領和平臺作用,主動有為,助力自貿試驗區持續深化金融開放創新。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以行業自律為發展基礎,以專業提升帶動創新落地,凝聚上海銀行同業合力,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實踐案例。一是夯實行業自律基石,踐行金融歷史使命。向全行業發出倡議書,保障民生工作;形成同業操作指引、編纂業務案例匯編,為會員單位提供規范引導。支持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發展為引領全國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功能區,推動銀行自貿區業務創新和監管改革。二是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建言獻策貢獻金融智慧。以專委會工作為抓手,建立人才庫,從監管政策、資本市場、國際結算、新型國際貿易、貿易***便利化等多個領域開展專題調研;提煉共性問題,形成行業建議;進一步對標國際通行慣例。三是發揮平臺橋梁作用,打造跨專業聯動模式。建立跨境自貿業務共享機制,服務同業;增強多個專委會橫向聯動,不斷拓展專業視野;邀請***職能部門、金融管理部門及行業專家開展專項培訓,服務會員單位。展望未來,公會將繼續發揮行業組織的積極作用,引領會員單位不斷聯動創新,為上海五大中心建設搶抓機遇,為自貿區及新片區高質量發展貢獻上海銀行業的力量。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緊緊抓住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自貿區”為試驗田,不斷拓寬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格局。一是創新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推進***解決機制的建立健全,與浦東新區法院開展訴調對接合作,成立上海比較早的保險***行業調解工作室。同時,為助推創新產業發展,協調會員單位參與落實組建中國集成電路共保體,目前已擴增至21家險企。二是協調發展,助力完善要素市場構建。2013年,上海航運保險協會成立,于2015年代表中國加入IUMI(國際海上保險聯盟)。上海市保險學會適時組織航運保險主題研討,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組織會員單位服務自貿區國際航運發展,以上海自貿區為起點向“一帶一路”海陸運輸大通道提供有效的風險保障服務。同時,為成立上海保險交易所提供協調支持。作為上海保險交易所的創立發起人之一,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是全國范圍內***上海保險交易所的較早一家保險類社團組織。三是專業聯動,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組建新的行業再保專委會,為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提供充足的業務支持,創造必要的發展條件,助力提升我國在全球再保險市場的定價權和話語權。